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擴建后於2013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參觀人數累計達到551.4萬人次,團隊28.8萬批次。 資料照片
每一次到訪照金,天總是湛藍湛藍的。
站在照金1933廣場,向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望去,這座融蘇維埃主題與渭北建筑風格於一體的紀念館,通身紅磚,與藍天以及高高聳立的漢白玉英雄紀念碑相互映襯,顯得氣勢恢宏,庄嚴肅穆。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紀念館,給我們詳細講解了照金的那段革命歷史,感染了所有人。”回憶起5年前的情景,照金紀念館館長尹天成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作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綜合性紀念館,該館擴建后於2013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參觀人數累計達到551.4萬人次,團隊28.8萬批次。
總書記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照金紀念館時,負責接待的尹天成剛主持工作不滿兩個月。
“原計劃隻停留30分鐘,但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館裡總共待了50多分鐘!”尹天成說。
因為感動,因為難忘,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當時參觀照金紀念館的情景,時常在尹天成腦海中回放。
2015年2月14日下午3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一行從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行至照金1933廣場。
“照金1933廣場上矗立著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三位老一輩革命家塑像。總書記一邊往紀念館走,一邊注視著塑像。之后,他慢慢停下腳步說‘我們照張相吧’。於是,我把大家帶回到最佳拍攝地點,還充當了一回‘攝影指揮’。”尹天成回憶說,“總書記邀請大家一塊合影留念,他是那樣親切,那樣和藹。”
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進入照金紀念館后,由講解員進行講解。“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總書記在給我們講解。他對這段歷史掌握和理解得比我們都深入,講得既生動又詳細,感染了所有人。我們都說,那一天總書記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尹天成說。
照金紀念館共分兩層,一樓主要以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歷史為主線,系統展示革命先輩和老區人民英勇戰斗的光輝歷程,二樓主要展示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三位老一輩革命家及百位英雄烈士的英勇事跡和展現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創建歷程的主題油畫。
用油畫布展,對吸引青年人學習紅色歷史、發揚紅色革命精神非常有幫助。“當時,總書記對我們的油畫布展表示了肯定。”1月8日,站在反映陳家坡會議的一幅油畫前,講解員田昕自豪地告訴記者。
當天下午4時許,習近平總書記離開照金紀念館。5年來,那堂生動的黨史課,一直縈繞在照金紀念館所有人的心頭。
創新形式讓紅色故事“活”起來
“敵人走后,剛滿月的兒子就再也沒有醒過來。王啟雲悲痛欲絕……”1月8日,照金紀念館講解員田楊正在給觀眾講述“紅嫂”王啟雲為掩護救助紅軍戰士連失兩個愛子的故事。就像之前每次講述一樣,她依舊淚濕眼眶。
這個故事,是田楊在業余時間搜集相關資料整理后“搬進”照金紀念館的。“講好紅色故事,一定要做大量的功課,隻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故事的內涵,講出真情實感。”這個“90后”講解員深有感觸地說。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映射了過去,照亮了未來。如何讓照金的紅色革命故事入腦入心,讓紅色的種子開花結果?
5年來,為了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照金紀念館除了不斷提升講解員素質外,還拓展講解形式,讓紅色故事“活”起來。
近年來,照金紀念館編寫了針對青少年的講解詞,還承接研學游,開展紅色革命精神進校園活動,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不僅如此,他們還組織了志願者講解服務隊,“聘請”了照金紅軍小學和照金北梁紅軍小學的15名學生擔任小小講解員。
已有半年多講解生涯經歷的照金紅軍小學志願者講解員張嘉欣說:“當講解員既鍛煉了口才與表達能力,也了解了許多歷史知識。我把這些講給了更多的人,感覺很自豪,在給別人講解的時候,自己也更加愛國了。”
把紅色革命精神講到全國去
過去,全國紅色場館的交流基本是雙方場館分別將各自的資料發送給對方,由對方制作展板,以“挂在牆上”的形式進行展出。
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過程中,尹天成萌生了一個想法:走出去,通過展覽和紅色文藝演出,把紅色革命精神講到全國去。
巡展方案經過銅川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后,經過認真籌備和精心策劃,2015年11月,照金紀念館館員帶著有特色的“紅色精神”走進了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照金精神”全國巡展正式踏上征程。
每一次“照金精神”全國巡展,都是由銅川市相關負責人帶隊。帶隊人員以銅川“形象代言人”和照金紀念館“大講解員”的身份出席活動。他們向每一座城市推介轉型發展中的幸福銅川和照金革命老區的新發展、新變化,讓更多人了解這塊英雄的土地。
“第一年,我們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為主題,分別去了首都北京、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以及改革開放的第一批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之后又深入到西安及銅川的農村、社區、工廠、學校等地。當年共舉辦了11場活動,累計約5萬人參觀了展覽。”照金紀念館副館長郭潔說。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為了讓宣講更加精准,照金紀念館所有承擔巡展講解任務的工作人員提前“備課”,在圖片展和紅色文化宣教節目中加入“特別板塊”,將紅色革命精神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講,更接地氣。
照金紀念館講解員梁文靜曾在巡展活動中結識了一位老人,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一位90多歲的老爺爺,甘肅口音。巡展那天,看完演出后,蹣跚的他一直跟在我們身后認認真真地聽講解。講解結束后,他拉著我的手眼含淚花,說自己小的時候就聽過革命先烈講課,如今再聽到和他們有關的熟悉故事很感慨。他叮囑我說‘當今的幸福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你們要好好講,講給更多人聽’。”
精神在傳承,事業在延續。
5年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照金精神”全國巡展的腳步從未停歇。截至目前,巡展行程已達7.8萬公裡,足跡遍及39座城市,舉辦展覽50余場次,全國參觀受教育的干部群眾已達3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