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紅色老區

引領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

2020年07月16日12: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媒體刊載了《習近平提倡年輕人要“自找苦吃”》採訪實錄,回顧了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時對廈大學子張宏樑的親切關懷和人生指導。透過一系列的故事,特別是提倡年輕人要艱苦朴素,要“自找苦吃”的勉勵,我們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大學生高度的重視,對青年成長成才一貫的關心。近年來,廈門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青年學生的心坎上。採訪實錄在全校師生中產生的強烈反響,促使我們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引領青年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持續做深做實。

一、用黨的歷史使命凝聚青春力量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成為全體中國人民包括廣大青年學生的時代夢想,激勵並鼓舞著廣大青年學生奮勇向前。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前進,是我們黨對人民鄭重的承諾。偉大夢想召喚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理性認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黨同向同行,是高校重要的政治責任。

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廈門大學於1921年建校,作為一所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大學,廈大始終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引領一代又一代廈大青年將人生理想融入祖國和人民的事業之中。近些年來,學校堅持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引領青年大學生將“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獻給祖國﹔通過黨團活動和社會實踐不斷釋疑解惑、激發動力,增強“四個自信”﹔實施“青年先鋒領航計劃”,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活動﹔組織“與信仰對話”“青春告白祖國”“讀懂中國”“傳承五四精神、勇擔時代責任”等教育活動,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

深入開展“四史”教育。廈門大學地處東南沿海,具有光榮的歷史傳統。從被毛澤東譽為“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的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廈大,到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廈門大學支部在囊螢樓誕生、廈大學生羅揚才擔任第一任支部書記,再到參與經濟特區建設,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成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天獨厚優勢。學校深挖校本文化資源,用好閩西革命教育資源和廈門、寧德、福州等地改革開放史教育資源,持續加強“四史”教育,幫助青年大學生在對比思考中正確認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邏輯,排除歷史虛無主義的干擾,更加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

凝聚青春奮斗力量。當代青年是“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建設者、見証者,富有活力和創造力。廈門大學積極創造條件,引導青年把理想、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舉辦“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團隊活動,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社會實踐,每年組織近萬名青年到革命老區、西部地區參加助力脫貧攻堅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行動﹔組織3萬余名注冊青年志願者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年均志願服務時長達290萬小時﹔構建青年創新創業培育和孵化體系,5年來共吸引近7000支團隊近6萬人次學生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二、用黨的創新理論堅定青年信仰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引導青年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要求我們必須把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青年學生的必修課,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德鑄魂。廈門大學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改革,大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高思政課程質量。學校還通過專題網站、理論專欄和新媒體推送等,多角度、立體化地開展理論闡釋,組織開展專題研討、名家講壇、主題論壇、征文演講、知識競賽、文藝匯演、社會調查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引導青年大學生自覺學習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培養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廈門大學是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學術重鎮,1923年就有課程專章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王亞南老校長更是《資本論》中文全譯本的兩位譯者之一。學校注重弘揚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傳統,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自主學習行動計劃,著力推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研習社、《資本論》研習社、囊螢之光研習社等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社團,鼓勵學生以閱讀原著、寫讀書筆記、參加讀書會、組織討論會和實踐活動等形式研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深入體悟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春風化雨做實學生黨建。廈門大學以黨建為龍頭,把優秀學生骨干吸引在黨組織周圍,通過教育培養不斷增強黨性觀念、堅定政治信仰。堅持推優入黨,增設學院黨委與發展對象談話的“彈西瓜”環節,把好黨員入口關﹔開展“我是黨員,我是旗幟”主題教育活動,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承諾牆、黨員宿舍牌,增強黨員身份意識﹔舉辦主題微黨課、黨史知識競賽、黨支部書記沙龍,開辦“揚才計劃”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不斷創新黨建教育模式﹔組織青年黨員在基層一線、困難艱苦地方接受實踐磨礪,在防抗台風、抗擊疫情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經受考驗、勇於擔當,由跟黨走到帶領更多學生共同進步。

三、用黨的新時代人才觀指導青年健康成長成才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准確把握新時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點,多次發表關於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講話,形成科學系統的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我們指導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人才培養正確方向。青年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廈門大學在一流大學建設過程中始終把立德樹人擺在最突出的位置,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責任,大力營造“三全育人”氛圍,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德才兼備,符合黨和國家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努力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斷完善育人機制。

遵循青年成長成才規律。青年大學生群體有自己的特點,每個時代的青年都遵循著基本的成長成才規律,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既要學習書本知識,也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學習。廈門大學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注重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想以及團結合作意識、艱苦奮斗精神、腳踏實地作風的培養有機結合在一起,把第一課堂教育和第二課堂培養相銜接,既立足中國國情,也鼓勵學生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幫助青年學生樹立國情意識、世界思維,增強社會責任感。針對人才培養的若干環節,學校推出“青年文明修身計劃”“體育健身百千萬計劃”“勞動教育行動計劃”,補足素質教育的短板和弱項,提倡青年在實干中“自找苦吃”,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實施“青年就業創業引領行動”,幫助學生樹立起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地方服務的就業觀和成才觀,畢業生到國家重要行業和領域的就業比例逐年增長。

和青年大學生在一起。與青年在一起、和大學生交朋友是許多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傳授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在一起、交朋友,不僅是做好青年工作的方法,更體現了我們黨關心青年的態度、關愛青年的溫度。高校聚集了一大批正在成長和發展的優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廣大教師既要成為培養他們的良師,也要成為與他們共同發展的知心朋友。廈門大學領導班子堅持“一線規則”,深入基層,走近學生,帶頭上思政課,與學生結對子,經常性開展“書記面對面”“校長零距離”活動。從2019年開始,學校積極推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努力把學校的關懷直接帶給每一位學生。2020年6月,學校選聘首批113名機關干部擔任學生兼職輔導員,推動機關干部進入社區,全體輔導員進駐學生宿舍,進一步實現與學生“在一起”。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廣大青年,“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廈門大學將牢記囑托,奮發進取,繼續用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青年大學生,引領他們把個人理想同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聽黨話跟黨走,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作者: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張彥)

 

(責編:趙亮、劉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