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爸爸說,我從小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我常常自言自語,螞蟻能把蒼蠅搬進小洞洞嗎?蝸牛為什麼爬得那麼慢呢?為此,我會蹲在地上觀察老半天,也會拿小樹枝給小動物“幫倒忙”,令人哭笑不得。
有時,我會突發奇想做點“特殊”的事,比如在老家小樹林撿到兩個“野生”雞蛋,就想像科學家愛迪生一樣孵小雞。不過,我是在爸爸的指導下,查閱相關資料后用科學的方法孵的。我先把一個雞蛋放在媽媽的酸奶機裡孵,結果因為溫度過高,不到一天就把雞蛋燙壞了,我傷心極了。后來,我發現家裡的寬帶路由器表面溫度正合適,就在爸爸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在路由器上孵。21天后居然成功孵出了小雞,這可把我樂壞了,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給小雞起名“笑天”,把小笑天當成寶貝捧在手心,愛不釋手。
爸爸對我的安全要求很多很多,比如玩輪滑要戴安全帽、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坐電動車要戴安全帽……我總覺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感覺怪怪的。於是我問爸爸:“為什麼那麼多人騎電動車都不戴安全帽,我卻要戴?”爸爸告訴我:因為有的人安全意識差,不遵守交通法規。戴安全帽不只是在守法,更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我突發奇想: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在電動車上裝報警裝置,隻要駕駛員不戴安全帽就會響個不停?爸爸聽后投來贊許的目光,夸我這個點子真棒!學校科技創客班的孫老師聽了,說剛學的編程知識應該能用上,支持我把這個科技作品做出來。
我想設計的是一種可以提醒電動車駕駛員佩戴安全帽的報警裝置,當電動車啟動時能夠發出報警聲,提醒駕駛員戴好安全帽,養成好習慣。怎樣讓安全帽和電動車能夠互相感應呢?通過查閱資料以及向老師請教,經過多次實驗,我最終選擇了在安全帽和電動車上安裝簡易發射器和接收器的方案。當駕駛員打開電動車電源時,接收器通電使蜂鳴器發出響聲,提醒駕駛員自覺佩戴安全帽。當駕駛員戴好安全帽后,由於安全帽內事先安裝了人體導電金屬片,使發射器開關接通,發射出信號,接收器收到信號后使蜂鳴器停止響聲。這樣一來,就能提高駕駛員交通安全防范意識,降低騎行安全風險。
通過實踐,把“突發奇想”變成“奇思妙想”,我的科技創新作品《戴電動車安全帽提醒器》就此誕生了,還在2020年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市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我再一次嘗到了刨根問底、大膽實踐的甜頭,我想這應該就是創新的源頭和樂趣吧。
愛因斯坦說過,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我要做一個永遠進步的人。最近,我又對小區外牆滴個不停的空調水產生濃厚的興趣,新的突發奇想又從腦海裡蹦了出來,能不能把空調水利用起來呢?能把它變成“奇思妙想”嗎?我想,一定會的。因為,我與創新共成長,創新使我更快樂!(來源: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