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感謝恩師 不忘初心教書育人

余力生

2022年08月12日14:12  
 

1978年7月,全家因父親轉業從北方遷到沙市。我那時要上初二,需要插班入學,那時候插板是需要考試的,種種原因,入學時數學考得不好,但由於我的英語很突出,當時的教導主任,教英語的歐陽鑫老師,是他決定收留了我。

剛從北方到沙市,學習上除了兩個地方教材的差異外,最大的困難就是方言問題。比如數學老師講“三角”,我聽成了“三國”,心裡奇怪不知道數學為什麼要講“三國”。但是很快,我就克服了方言的困擾。初中的數學老師是陳老師,年輕敬業,在她的悉心幫助下,我的數學成績也突飛猛進,期中考試,總成績排名全班第5名,並成為英語課代表。期末考試總成績變成全班第一名,其中數學成績最為突出。

前排左1是作者

從小培養創新意識,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那時功課不太緊,閑暇時間較多,我又屬於精力特別旺盛的那種,教生物的潘德鈺老師就讓我做一些課外的生物實踐,制作了一個能夠顯示人體解剖系統的教具,至今想起來還挺有意思。就是在一個塑料制作的人體內部,裝上一串小燈泡,從口腔、食道、胃、腸道,每到一處,燈就可以亮起來,這樣可以形象的顯示整個消化系統。《青少年近視眼形成原因的初步調查》應該也是那個時間寫的。這個課題即使是目前也是熱門話題。當年潘老師已經注意到中小學生戶外運動少,教室照明不足,桌椅的高矮、大小可能與近視眼的形成有關。所以潘老師帶領我們課外生物小組進行了一些學校、教室的實地測量,得出的一些初步數據,完成了這篇《青少年近視眼形成原因的初步調查》。

當年的沙市,是國內最有活力的中小城市之一,市容整潔。多個產品如活力28、沙鬆電冰箱、鴛鴦牌保溫杯等,國內知名。沙市三中,是沙市最好的中學,有多名特級教師如我的班主任,數學老師褚雪江,教物理的胡良棟,教英語的張翥天老師等。還有教語文的程永禧等,水平也很高。高考前,褚老師在教室黑板上寫了10道題,讓全班同學牢記,結果,居然壓對了三道半題。三中老師的實力可見一斑。我做難題能力較強,但是粗枝大葉,有時在計算方面會犯低級錯誤。所以,褚老師特別叮囑我,把一本習題集看兩遍並牢記。拿到試題后,也不要著急,仔細看兩遍再答題。結果高考數學考了100分,其中,很大功勞應當屬於褚老師。高考最后1天結束后,老師花錢給我們買冰棍,想想真是感動。

我1982年從沙市三中畢業,至今一晃40年了。我現在也是北京大學的一名教師,培養博士研究生數十名,深知教育的不易,教育的重要。教育不僅是個人,也是國家的未來。我們這一代人,與父母相比,應該說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人。恢復高考后,順利進入大學學習,又很早出國深造。見証了祖國繁榮強大的過程,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正是開發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行,成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之人的基本保証。我們這一代人努力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巨大差距,而現在的年輕人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創新,引領社會發展。而這一切最根本的在於教育,在與啟發創新思維。多讀書,多出學,多與已經成功的人士多交流,無疑是大有幫助的。

年過半百,才意識到,人生最大的幸運之一是遇見好的老師,這樣才能提高時間效率,少走彎路。我很幸運,中學、大學、研究生、還有工作時都遇到了特別優秀的老師,正是他們的教誨,我才能有今天,盡管不是院士,也不可能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是我已經是最好的自己,今生無悔。

飲水思源,非常感謝母校的培養,對我的寬容。也期盼母校有更好的發展,培養出各種人才,造福社會!(來源: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前排左四是班主任,生物老師潘德鈺,第三排右一是作者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