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關乎你我

蔣熙霆

2022年08月12日14:29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寫道“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而我最鐘情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所學所想所愛發明創造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些許的便利,希望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能為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添磚加瓦。

我叫蔣熙霆,今年13歲,現在在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讀初一。從小我就特別喜歡與創新有關的事和物,沒上學前,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拼樂高和搭房子,父母發現了我這一愛好,從6歲開始就送我去系統學習機器人和編程。至今,很感恩能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市、省、國家級比賽並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2017年,在2017國際奧林匹克青少年智能機器人競賽湖南省少兒組我榮獲一等獎,2019年,在第十七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湖南省賽我榮獲一等獎2021年7月在2021湖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中獲三等獎。

在第38屆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我和隊友發明的《無人值守行人交通規則警示抓拍處罰系統》獲得了一等獎,經過市裡評委的點評以及相關修繕以后,此作品在第十六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中榮獲發明作品獎:銅獎。

發明這個作品,是因為我經常過新建西路與韶山路交匯的十字路口,發現很多行人都不按交通指示燈過馬路,需要勸導員來維護,而且我發現勸導員的年齡都比較大,夏天又晒又熱,冬天風又大溫度又低,有一次我突然就冒出想制作一個全自動化的,不需要勸導員維護,就能讓人們正確過馬路的警示系統,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父母和老師的大力支持,於是我就和經常一起組隊的鄺栩諾利用課余時間找資料和材料,做出了這個作品。

本作品創新設計在於人行線設置有紅外線的電子柵欄和對應信號的聲音、光電提醒以及拍照裝置,既能夠對行人過馬路給予勸阻和指導,又能對違章過馬路給予警告和拍攝,甚至人臉識別的公示處罰處理,最終達到阻止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發生,讓人們自覺維護公共的交通利益和自身的安全。勸導員們也就不用風吹日晒了,全國投入使用也會讓國家節省很多的人力和財力。

通過這個作品最初想法的冒出到最后成品的制成再到得到長沙市科協和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的肯定和鼓勵,讓我明白了,不是隻有少數尖端人才才需要創新,創新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創新能使你的學習和工作變得更有效率也更有趣味,創新還能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即使沒有發明創造,掌握創新思維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有莫大的好處。創新思維裡的發散思維、多向思維、立體思維等方法,讓我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避免消極和片面,可以為我們帶來“心態創新”。

對於國家來說,創新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說了。當前,我國科技發展還有不少突出問題亟待解決、不少明顯短板亟待補上,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原創性、前瞻性科技創新依然不足,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產業提升、國家安全等方面的主要因素。因此,立足當前,面向未來,我們要以創新為引領,沿著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路徑,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我會繼續我的發明創造之路,這段時間以來,我又有了好幾個想法呢,比如:針對現在暑假經常發生的青少年和兒童溺水事件,能不能做出一套自動救援和預警系統,來避免悲劇的發生﹔針對盲人出行問題,能不能研發一副眼鏡,能夠精准導航,同時可以識別路況和障礙,讓科技成為他們的眼睛等。我知道這些想法的實現,都需要我每一天的努力與精進,因為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需要把所有的夜晚歸還給山河,把所有的春光歸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慵懶沉迷和止步不前歸還給過去。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來源: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