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不隻一筆一畫 課堂教育從未停止

鄭鐵橋

2022年08月12日10:51  
 

2009年10月份,信都區會寧完全小學四年級小學生創作了一幅科幻畫,以未來玉米移植到火星生長為主題,勾勒出對玉米利用的展望,課堂上孩子們議論紛紛,可以畫太空船,可以畫飛天掃帚……科技創新因這幅科幻畫滋生了創新萌芽,這幅畫榮獲了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從此,科技創新、科學體驗、創新思維成為校園裡一朵絢麗的花。

科技體驗

我們根據學生生長在農村的實際情況,先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科幻畫、科技影像入手,開展了《農村白色垃圾調查》《農村教室空氣狀況調查》《農村學校浪費糧食調查》《農村學校浪費水調查》《學校的水為什麼變渾》等多方面調查研究,通過開展調查活動,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提高了科學素養。結合農村地域特色開展校園種植,學校在南圍牆開辟了長98米的種植園,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計14個教學班,每班一塊7米長的種植園,設立了標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翻土、施肥、種菜、澆水,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記錄它們的生根發芽。通過觀察,學生知道了植物生長的六要素:空氣、土、水、光、溫度、肥,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在觀察植物生長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在科技館進行養蠶觀察活動。學生通過親手喂蠶,仔細觀察,撰寫日記,錄制視頻。讓她們經常給來參觀的領導、教師介紹蠶的知識,讓看慣了科技高、大、尚的人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向參觀的領導介紹蠶的養殖

一副畫,開啟科技創新之路。十三年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會寧完小以此為契機,以科技創新大賽為抓手,立足本校實際,植根農村教育沃土,成立科技社團,開設科技課程,以科學教學為主渠道,以科創活動為主陣地,大力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充分整合利用校內外的科技教育資源,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積極倡導科學精神,點亮科技理念,拓寬科教途徑,努力提升教育水平。

春華秋實收獲多,科技教育結碩果。學校先后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科技制作、科幻繪畫、電腦繪畫、科技征文、物聯電子、創意搭建、航空航模、創客比賽等賽事,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中,500多人次榮獲省市級榮譽。在全國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中,學校7個小組被評為優秀小組,會寧完小五次被評為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學校、邢台市優秀少先大隊、信都區優秀科普學校、河北省科普e站、河北省首屆中小學創客設計大賽組織工作先進集體、邢台市第三十三、三十四屆科技創新大賽十佳科技創新優秀學校,邢台市科技教育示范學校、邢台市綠色學校等。

啟動儀式

創新啟迪智慧,科技助力成長,今后我們繼續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抓好科技創新教育工作,力求使科技創新活動同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緊密結合,做到以科輔德、以科益智、以科健體、以科尚美,以科促勞,進一步探索科技創新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力爭使我校的科技創新教育再上新台階。(來源: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