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红色老区

武警广西总队定点帮扶百色市田林县红旗村纪实

2020年05月26日12:10    来源:光明日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周仕兴

原标题:“红旗”插上红旗村——武警广西总队定点帮扶百色市田林县红旗村纪实

“通过了!通过了!”日前,从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传来喜讯,经严格对照脱贫摘帽标准“双认定”,最后12户贫困户全部达标。这宣告着武警广西总队定点帮扶的贫困村红旗村及99户贫困户均实现脱贫摘帽。

田林县是集国定贫困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自治区深度贫困县于一体的山区县,贫困发生率达24.6%,曾有103个贫困村,其中72个深度、极度贫困村,红旗村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3月,在选择定点帮扶贫困村时,该总队毫不犹豫挑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自此,一场与时间抢跑、与贫困较量的脱贫攻坚战打响。

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总队因情施策,集智攻坚,拔“穷根”、种“富苗”,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改善村基础设施条件、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使村子硬了“堡垒”硬“条件”,村民富了脑袋富口袋,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如今,村里肉牛养殖、生猪及土鸡饲养、芒果及板栗种植等20多个产业项目成为“摇钱树”,把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让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发生了美丽的蝶变。

“我家周围少田土,只有石头在跳舞,老人多病娃读书,打工赚钱把门出……”这首在当地乡间流行的对唱山歌《独自在家心里苦》,唱出了脱贫前这里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石漠少田土、庄稼逢汛淹、出村无好路、看病条件单……,村里没什么公共设施,贫困户家里没什么像样家具,田地、务工、牲畜和家禽是唯一经济来源,党员、群众大多守摊度日。村党支部书记黄宁康回忆:“那时候就是有心脱贫,想富无门,立了很多小目标,最终却只能停留在笔记本上。”

“一户一户走,一人一人问,抓紧把致贫的原因找出来、把措施拿精准。”2018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从红旗村调研一回来,该总队立即召开专项会议,动员部署,展开战斗。

此时,县委书记彭斌也发出了增援令:“脱贫攻坚是我们和部队共同的战斗,大家要靠前增援,打好协同,全力保障。”

“村委摆难题、村民提需求,共同找根子、一起想点子。”总队保卫处处长胡万举介绍,由总队主官挂帅负责,部门以上领导、机关各处长与属地支队领导一起组成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往山里、往村委、往贫困户那里跑,县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多次参与。经过深入调研,贫根很快被挖出:村党支部组织功能弱、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以壮、瑶居多的村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居住群体老龄化、留守化,生存环境石漠化、闭塞化,医疗卫生、道路交通、防洪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匮乏。对此,他们反复论证,结合实际制定了《定点帮扶田林县红旗村三年计划》,各项精准脱贫措施同步实施、一体推进。

扶支部强堡垒。总队积极发挥属地基层单位距离红旗村近的优势,加强对村党支部的指导帮建。针对部分党员组织观念弱、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争当脱贫先锋意识不强等问题,让田林中队与红旗村结成党支部共建对子,利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和国家发展成就抓好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帮助建起“圆梦小康”微信群,搞好党务村务公开、村民集体公约、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规范,引领广大党员与村党支部共析致贫原因,共谋脱贫出路,共商发展大计,共担攻坚先锋。同时,总队为村委建设了新办公楼,开通了村广播,配套完善了文化活动中心、党员之家、图书阅览室等场所。一系列举措,使党员组织归属感、身份光荣感、脱贫参与感不断增强,党支部聚贤商计、聚力攻坚的作用更加明显。对比三年前后,驻村第一书记王木林咧嘴一笑,“现在组织有力量了,党员打先锋,群众把我们当主心骨,感觉肯定不一样了!”

破困局解难题。炎炎夏日,村民韦联飞开着载满芒果的拖拉机,通过漫水桥不停地往返于田地和菜商之间。他说,“以前没有路,绕山路走,一趟只能挑两筐。”由于村头小河平时“拦路”,汛期“吞田”,以前村民筹资自建的桥被洪水冲毁后一直无人修缮,建桥成了全村最想解的难。总队从此入手,先期投入25万元,并向田林县争取22万元扶贫资金支持,用一个月将桥建成通车。随后,针对出行难、用水难、卫生环保难等“老大难”,又投入110万援建2条屯级道路、1处饮水工程、4座村屯垃圾池,安装112盏太阳能路灯,并硬化村中主要道路,改善卫生室、危房、厨房、厕所、围墙等设施条件。负责挂点包户的官兵,还坚持进门送暖、访困问需、现场排忧。5月初,面对挂点包户责任人百色支队政委叶华自掏腰包递上的1000元钱,贫困户班少恒满怀感激:“你们帮助我们这么多,你看这村里发生这么大变化,还给我钱,这怎么好意思。”

兴产业开富路。“要想脱贫致富,就得会种‘摇钱树’。”这是贫困户黄亚门对脱贫的最大感悟。今年,他种的西红柿、豆角都卖上了好价钱,他将此作为自家的“摇钱树”。总队驻村扶贫干部百色支队保障处副处长朱燚介绍,为了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致富路,都拥有自己的“摇钱树”,他们把所有贫困户的情况汇总分析,广泛征求产业扶贫意愿,因情施策,分类施策,先后出资3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创建村肉牛养殖基地,协调60万元社会资金为剩余12户贫困户各购买5头肉牛加入基地养殖;出资10万元,采取不限数量、分养到户、按需推售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协调社会资金20万元建立200多亩柑橘种植基地,还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劳动力、所有田地等状况,指导发展了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现在,每户人均纯收入约8000,最低年均纯收入能达到3.42万元,已经脱贫的村民卢少林高兴地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没想到仅两三年时间就实现了”。

谋长远惠老幼。老人是因病致贫的源头,孩子是延续致富的希望。该总队一方面加强村医疗卫生室建设,一方面加大红旗村小学扶持力度。他们给村里建了新卫生室,添置了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定期派军医对村医黄华森进行医技培训、免费开展义诊,并向村民宣传普及卫生防病和急救常识,传授养生、保健技巧,减少老人患病发病几率;为红旗村小学募捐54万元助学金、赠送住校生95床军被,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125人次资助,投入17万元帮助红旗小学改造基础设施,并建立捐资助学、共建支教机制,保障孩子上学无忧、奋发图强。

一招一式下真功,咬定目标不放松。在连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战中,红旗村悄然披上了新容。蓝天下,学校和村部随风飘展的五星红旗格外显眼。村里、校园、田间、路上,不时传出幸福快乐的欢笑声。每到傍晚,村部广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结束了一天劳作的村民聚集在此,有的跳起广场舞,有的唱起了改编的山歌:“我家周围少田土,只有石头在跳舞,武警帮我们来致富,拔掉穷根迈开了步……”

  

(责编:赵亮、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