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决战决胜

——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

 宋子洵  刘晓光 刘星楠

2021年05月25日10:30  来源:解放军报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辽宁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重温73年前那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战役。

  步入纪念馆展厅,一组名为《决战决胜》的浮雕映入记者眼帘。浮雕上,几名战士高举旗帜,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据守的城垣发起冲锋。

  “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首战,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过国民党军队,全国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谈及这组浮雕的寓意,纪念馆讲解员姚璐璐介绍,辽沈战役的胜利使我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使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至1948年秋,国民党军总兵力由解放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少为365万人,用于第一线作战的174万人被分割在以沈阳、北平、西安、汉口、徐州为中心的5个战场上,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120余万人发展到280万人,经过实战锻炼和新式整军运动,部队军政素质大大增强。鉴于此,党中央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作出同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的决定。”在展厅,姚璐璐向记者介绍了辽沈战役的背景。

  “决战决胜,务必要争取首战告捷。”姚璐璐指着展厅内一张战场态势图告诉记者,战前,我军在东北的兵力已达百余万人,解放了东北大部分地区。面对日益有利的战争形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以敏锐的洞察力,不失时机地作出打大歼灭战、攻占大城市、歼敌重兵集团的重大决策。经过研究,中央军委决定把战略决战的首要目标选择在条件最有利的东北战场。

  1948年9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部署,东北野战军主力和地方武装共103万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记者步入纪念馆内的一处全景画馆。画馆以绘画、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锦州战役的场景。

  锦州地处辽西走廊咽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中央军委将辽沈战役的首阶段目标定为攻克锦州。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迅速行动,将锦州守敌包围。为解锦州之围,蒋介石下令组建东进、西进两个兵团,由锦西、葫芦岛等地对进,企图夹击我围攻锦州的部队。针对这一情况,东北野战军立即派出部队,于塔山和新立屯等地进行阻击。

  在纪念馆内,一幅油画再现了辽沈战役中最惨烈的塔山阻击战的场景。一处弥漫着硝烟的阵地上,几名负伤的解放军战士仍坚持战斗,身上的军装早已被鲜血浸透……

  “在塔山阻击战中,国民党军在飞机、军舰舰炮和数十门重炮掩护下,疯狂扑向我军阵地。”据介绍,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阻击官兵叫响“人在阵地在”口号,坚守阵地6天6夜,最终以伤亡3774人的代价,粉碎了国民党军增援锦州的图谋。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敌守军被全部歼灭。”姚璐璐指着馆藏的辽沈战役经过示意图向记者介绍,“至此,国民党军由陆路撤向关内的通道被完全封死,辽沈战场上呈现出‘关门打狗’的态势。”

  由于长期被困、孤立无援,驻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长春宣告和平解放。东北野战军乘胜进攻,于11月2日占领沈阳。至此,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共伤亡6.9万余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东北的解放!”在纪念馆展出的一个爆破筒残片前,讲解员梁丹丹正在为游客讲述自己的爷爷、烈士梁士英的战斗故事,“在锦州战役中,爷爷和战友被一座地堡挡住去路。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将爆破筒塞进地堡,并用胸膛牢牢顶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通路……”

  “这是爷爷牺牲的地方,我主动申请来锦州工作,就是为了和爷爷一起守护这片红色土地。”梁丹丹告诉记者,自20年前退伍后,她就一直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这些年来,她亲眼见证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倘若爷爷泉下有知,他一定会为今天东北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责编:宋文珍、董菁)

相关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