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故事
袁昌选:“贵州发展仍需退耕还林政策支撑”

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都会提出大量议案建议。人大代表为什么要提出这些议案建议?国家机关怎样办理这些议案建议?为什么代表议案建议能够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转化为国家法律、政策举措?从3月3日起,人民网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单位,陆续推出《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故事》系列短视频,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以视频形态展现人大代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有关国家机关高质量办理议案建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自2000年我国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实现了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加快,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为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提供了遵循。
袁昌选代表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一直关心关注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和问题,袁昌选代表开展调研和走访。贵州省天柱县2015年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当年仅安排退耕规模8300亩,致全县国土图斑内仍有6.01万亩需退耕。贵州作为“两江(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必须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开展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土绿化行动。同时,贵州是在石漠化面积较大、程度较深的省份,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区,森林覆盖率偏低,生态环境较脆弱。生态保护需持级推进退耕还林政策支撑。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退耕还林是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措施。袁昌选代表还了解到,天柱县注溪乡上寨村村民张德栋,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22.1亩,含种苗补助直接增收33150元;白市镇北岭村村民乐祖灯退耕10.69亩增收16035元,退耕还林补助成为退耕农户脱贫增收的主渠道。但是,天柱县已自动退耕的农户还很多,他们在县林业部门无偿供苗推进国土绿化进程中,领取苗木把分布在交通条件差、坡度大、生态较脆弱区域的耕地种上了树苗,因没有退耕政策支撑,虽然实现了意义上的退耕却没能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扶贫急需扩大退耕还林政策支撑。
贵州省自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后,为强化生态保护,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系列生态保护修复举措,森林面积从2000年的6307万亩增长到2018年的1.51亿亩,森林覆盖率从23.83%提高到57%,为保障长江下游生态安全作出了贵州贡献。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视察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成为贵州奋力赶超的绿色发展定位,并提出至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部署贵州新一轮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其他林业工程实施耕地上造林项目因补助标准仅500元左右,补助标准低,需持续巩固造林成效,呼吁纳入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范围。同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性补助偏低。从贵州省天柱县2002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情况看,政策性补助时间长,其中经济林补助10年,每亩钱粮补助累计达1770元;生态林补助16年,每亩钱粮补助累计达2800元。而2015年启动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1500元/亩,5年内分三期补助到位。总体看,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在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下,补助时间短标准偏低,退耕还林的农户缺乏可持续的增收渠道,绿色贵州发展仍需扩大退耕还林政策支撑。
综上,袁昌选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的建议》。
代表建议办理的过程就是退耕还林工作不断完善的过程。代表建议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办理过程中,多次与袁昌选代表电话联系沟通,对代表建议作出政策精准性解答,让袁昌选代表全程知悉建议办理进程。如,2019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相关部委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请示》。同年8月底,国务院批准此请示,同意扩大贫困地区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退耕还林还草规模2070万亩。其中涉及贵州省符合退耕条件的有628万亩,并及时下达了贵州省2019年退耕还林任务328万亩。同时,袁昌选代表再次从贵州省天柱县林业部门获悉,这一轮退耕还林,该县安排了7000亩退耕任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代表建议的主办单位,对袁昌选代表建议中能解决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答复,对未能及时解决的内容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解决方案:一是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二是适当调整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将其他工程实施耕地上造林项目一并纳入退耕还林补助范围等。袁昌选代表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可。
稿件来源:《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故事》一书
监制丨杨鸿光、谢婷、吴昊
策划、统筹丨孙娜、田文昕、李佳
脚本丨康力
后期丨陈宇晴、宋一丹(实习生)
配音丨郑嘉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